Monday, May 29, 2006

美丽的laval

昨天去了趟附近的小镇laval,在老程的餐馆附近逛了逛,餐馆离河边不远,一路沿着河边漫步,谈笑风声,还看到一间房子里面有乐队在排练,可能是为今年的 jazz festival,一丝不苟的,房门开得太小,让我不好意思站在门口,怕打扰人家,可站远了有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只得安慰自己说自己不喜欢big band的风格,于是继续散步。河边的房子各有特色,绝无苟同,和小时候从画报上见到的很像。能住在这里真是养生。



































Sunday, May 28, 2006

一派胡言



你快乐吗?没几个人能痛快的说出来,我也是,即使我不被欲望所困。我没有能交给爱人的生命也不能带来幸福的旋律,真希望你们能快乐,夜深人静时我发自内心 的祝福,也深深忏悔我的错,看着这世界转得越来越快,还有窗外那白杨树的眼睛,真希望能预知未来,看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可我知道没有人能偷看上帝手中的牌。
寂寞像是团烈火,和欲望一起燃烧着身体,还有你这胸中永远不曾有过的宽容,别在欺骗自己了。尊重些别人吧,我不想被人强迫做什么,即使是为生计。如果你坐 在我面前我会跟你把该说的话说出来,算了,我知道反正说不说都一样,反正永远是这么反复,死去活来的,比下面长,比快感短。
我梦中的麦田,守着仅有的金黄,和向着太阳愤怒生长的执着,我可以用生命埋葬我的那丧失的理想。你敢放弃现在吗?也许这就是生活,失去一切才欢乐,我们相聚时没有天地,分手后又无事可做,还闷骚着记忆。

Thursday, May 25, 2006

转贴:爵士乐100年 - 重要名词及艺人音乐风格
















































































爵士乐重要名词及艺人音乐风格

爵 士乐发展至今已有100 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复杂多变的风格发生,而这对於一位想要入门爵士乐的乐迷来说,能够拥有一些浅显但详尽的介绍 ,以便轻松地了解这些风格的发展是 一件令人感到欣悦的事。而本篇的撰写内容包括 从爵士乐的起 源到90 年代的今天,所有曾经在爵士乐史中出现 过的重要名 词及风格都一一详尽说明。举凡字源解释、流派发展原由、历史性录音…到代表性乐手的举例等相关知识,都可以在此得到清晰的观念。相信它能帮助您在最短的时 间内,找到一条通往爵士乐辉宏殿堂的捷径。

◎作活歌 ( Work Song)

「作活歌」是十九世纪中叶普遍存在美国南 方棉花田、港口、铁路和农村等地区劳苦黑奴在工作时所唱的歌曲。这种歌曲是黑奴对生活苦闷、单调、无聊的情感渲 泄,是娱乐也是沟通情感的媒介,高傲的白人主子常会默许这类活动进行,亦因为它可以提高生产量。作活歌一般含有"呼与应"(Call-and- Respond)及黑人家乡固有的传统曲调和节奏元素,它後来成为蓝调和爵士乐早期表演形式-江湖卖唱秀(Minstrel Show)的重要创作题材。

◎蓝调音乐(Blues)

「蓝 调音乐」从十九世纪末以来就是爵 士乐 同卵受精的异胞胎,在早期蓝调就是爵士乐创作上的一个重要元素和灵感泉源,蓝调元素普遍存在爵士乐发展中的每一个风格、这类型音乐较後期的代表性乐手有: 乔·威廉斯(Joe Williams)、朱尼尔·威尔斯(Junior Wells)、路瑟·强生(Luther "Guitar" Johnson)、约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和莉莉安·鲍特(Lillian Boutte) 。

◎散拍乐(又名繁音拍子或复合旋律,Ragtime)

散 拍乐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它大约起源於1890年,盛行於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後;而它的发源地最初是在圣·路易斯与纽奥良,之后美国南方和中西部等都开始流行。最後,散拍乐消失在20年代所谓的"热的"、吵杂的纽奥良 传统爵士乐声中。在早期先驱的散拍乐钢琴手,如:史考特·卓普林(Scott Joplin) 、汤姆·杜宾(Tom Turpin) 、詹姆斯·史考特(James Scott) 和亚提·马修斯(Artie Matthews) 等人所出版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爵士乐特有的核心元素-即兴演奏与不规则乐句。它们都以步态(Cakewalk)的形式出现,却被冠以"Rag"(碎乐 句)的标题,如:白人作曲家William H. Krell於1897年出版历史性第一首散拍乐乐曲《Mississippi Rag》、史考特·卓普林在1989年出版的《Original Rags》及有名的经典曲《Maple Leaf Rag》、汤姆·杜宾作曲的《Harlem Rag》(1897)和自称发明散拍乐第一人的轻松歌舞剧钢琴手班哈尼Ben Harney在同期所创作的一些作品。在早期爵士舞台上,散拍乐除了与步态舞有关连外,也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曲、华尔滋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形式,散拍 乐歌曲、乐器独奏与管弦乐队编制的曲目。

到了1917年,白人团体 狄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灌录历史上第一张狄西兰爵士乐风的唱片後,他们的乐风在很短的时间内袭卷整个美国,造成轰动。而扮演先锋部队角色的散拍乐,正逐渐退出主流爵士 舞台,它在20年代被化身为「跨步(Stride) 」钢琴弹奏乐风,出现在:詹姆斯·彼·强生( James P. Johnson) 、胖子·华勒(Fats Waller) 、威廉「 狮子」·史密斯(Willie "The Lion" Smith) 的多主题(Multi-theatic)即兴演奏散拍乐中。在40年代中後期、50年代和70年代,它也曾被一些有心的爵士乐手和短暂地复辟过,已有一百 年历史并与爵士乐紧密结合的散拍乐,似乎己无法再创昔日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了。

◎纽奥良传统爵士乐(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就 像许多其他艺术形式的起源一样,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也是历经十九世纪数十年的蕴育与成长,才在二十世纪初逐渐演化为较成熟的音乐形式,以更广为接受与普 遍流行的姿态,走上以纽奥良为中心的音乐舞台,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徵。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的纽奥良传统爵士乐,其组成元素就如同美国是一个民族与文化 的大融炉那样复杂:即以赞美诗、江湖卖唱秀…与碎乐句(Rag)等音乐元素,以对位法(Counterpoint)与散拍乐的切分乐 (Syncopation)为主体性音乐创作为动力元素,结合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演奏与改写旋律的核心要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体系。早期的纽奥良传统爵士 乐队以小型团体为主,其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有:短号、竖笛、萨克斯风与伸缩喇叭;伴奏乐器则有:土巴号、斑鸠琴、贝斯(常以拨奏为主)、小提琴、鼓和钢琴。 它们经常多部同时进行对位吹奏,以制造出一种热闹、有劲的气氛与乐风。早期纽奥良传统爵士乐的代表性人物与团体有:「金」奥利佛( " King" Oliver) 领导的Creole Jazz Band和The New Orleans Rhythm Kings、杰利·罗·摩顿(Jelly Roll Morton) 领导的Red Hot Peppers、路易斯·阿姆斯壮(Louis Armstrong) 等人也是此乐风的早期代表性人物。

◎狄西兰爵士乐( Dixieland)

狄西兰爵士乐是1917年到1923年在纽奥 良和芝加哥等地的爵士乐手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风,它在30年代後期曾被一群拥护者重新找出来复兴一阵子。简 单的说,狄西兰爵士乐是纽奥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军队露营之地-"Dixie's Land"。这个字第一次出现在1859年Dan Emmett先生的「殖民地歌曲与舞蹈」歌册中,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狄西兰爵士乐与进行曲、江湖卖唱艺人(Minstrels)等音乐有关,其第一首知 名曲子是1860年出版的《Pocahontas》。到了1910年代,吹这种风格的爵士乐队己被衍化为小型团体,取材大半来自蓝调、进行曲与当时的流行 歌曲,甚至某首乐曲的某一小段(Rags)都可以被拿来加以延伸、推展,这是即兴演奏的滥觞。狄西兰爵士乐的主旋律一般都由小喇叭、竖笛或伸缩喇叭担任, 而伴奏乐器是以钢琴、吉他、斑鸠琴、土巴号、贝斯或鼓为主。有的爵士乐历史学者将那个时代「白人」乐手吹的纽奥良传统爵士乐特别拿出来分类为:狄西兰爵士 乐,而黑人吹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就是纽奥良传统爵士乐。其实,要细分这两种早期爵士乐风,在技术与实质上都有困难也没必要,因为这两种乐风指的都是同一种乐风,差别只在因"人 "而异。

◎哈林爵士乐(Harlem Jazz)

哈林爵士乐是指20 年代发生在纽约哈林区「哈林文艺复兴运动」在爵士乐上的风格而言。这个黑人自觉运动最早以宏扬黑人传统固有文化与精神为主要诉求,尤其在文学与艺术上的强调,更为这个运动早期先驱们所看重。但後来它也被推演扩大到爵士乐的领域。

◎堪萨斯爵士乐(Kansas City Jazz)

堪 萨斯爵士乐又称「西南方爵士乐」,顾名思义,它主要是在美国西南各州成长与发展,如:密苏里州、堪萨斯与圣?路易市。它在20年代和30年代盛行,与乡 村蓝调、管弦乐队编制的散拍乐有密切关连。堪萨斯爵士乐一般以8或12小节蓝调为基础,强调萨克斯风的重要性、避免复杂编曲而宁愿采用较简单的「主」(或 带头,Head)编曲、靠记忆去排练爵士乐曲目、使用即兴叠句奏法(Riff)吹奏一段乐句更是成为堪萨斯爵士乐的注册商标。吹奏这种类型爵士乐的代表性 团体有:班尼·摩登(Benny Moten)、康 特·贝西( Count Basie)、李斯特·杨(Lester Young)、克劳德·威廉斯(Claude Williams) 与杰·麦宣 (Jay McShann) 等人所领导的管弦乐队。30年代中期,堪萨斯爵士乐被融入主流的摇摆乐(Swing)中,成为爵士乐的一部份。

◎芝加哥爵士乐(Chicago Jazz)

芝 加哥爵士乐是20年代初在芝加哥的地下酒吧里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它经常被泛指为白人小型乐队吹的爵士乐,如知名的奥斯汀高中帮(Austin High Gang)成员:吉米·麦克波特兰(Jimmy McPortland)、巴德·佛瑞曼(Bud Freeman)、Frank Teschemacher 和其他人所吹的音乐。此外,这时期的毕斯·拜德贝克(Bix Beiderbecke) 和艾迪·康顿(Eddie Condon) 等人也甚具代表性。芝加哥爵士乐虽然来自纽奥良传统爵士乐,但也并非完全拷贝它,如班尼·顾德曼(Benny Goodman) 在竖笛独奏技巧上比鼓手金·库帕(Gene Krupa) 更狂热、更外向的节奏有不同表现,有别於传统爵士乐。一般而言,芝加哥爵士乐并没有发展出真正独立的风格。

◎大乐团(Big Band)

大 乐团时代大约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 与班尼·顾德曼为主的爵士乐风格,它不只兴盛在30年代中期及摇摆乐时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乐迪基·葛利斯比(Dizzy Gillespie) 、50年代的酷派爵士乐吉尔·艾文斯( Gil Evans) 、改良咆哮乐杰罗·威尔森(Gerald Wilson) 、60年代的自由爵士乐桑若(Sun Ra) 、70年代爵士摇滚及融合音 乐唐·伊尔斯(Don Ellis)、梅纳·佛格森( Maynard Ferguson) 、乃至80年代的克劳斯·柯尼(Klaus Kon ig) 後现代咆哮乐都可找到它的踪迹。其他知名的大乐团还有:康特·贝西、吉尔·艾文斯等人所领导的团体; 可以说,大乐团是爵士乐中不死的象徵。

大 乐团的编制一般在10人以上,它所涵盖的乐器为: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缩喇叭、4支以上的萨克斯风(以上乐器亦可分为数部,如果编制够大的 话;另有的乐团会增加竖笛为主旋律部,如班尼·顾德曼乐团) ;伴奏或节奏乐器则有:钢琴、吉他、贝斯、鼓和其他弦乐器。由於大乐团的形成与发展与1935-1946极盛一时的摇摆乐在时间上有某种程度的重叠,致使 许多乐评家与乐迷常将两者混为一谈,这实为一时不察的疏忽。简单的说,大乐团是一个乐队编制上的组织,透过这个大型的组合,它可以吹任何爵士乐风编曲的曲 目。当然,摇摆乐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或许,有人会说大乐团吹摇摆乐让人听来较具摇摆感,但事实证明,一些後来的小型团体( Combo) 也可以摇摆的很好,如:班尼·顾德曼的六重奏;另一个差异是,摇摆乐有较为严谨的节奏和较多的即兴独奏,早期的大乐团独奏手则受限较多,也较没摇摆感。另 有一些学者将大乐团分为"Swing Bands" 或" Hot Bands"," Hot Bands"如艾灵顿公爵与康特·贝西所领导的早期大乐团,而"Sweet Bands" 如葛伦·米勒( Glenn Miller) 所领导的较後期的大乐团。所谓的Swing、Hot与Sweet只是为了要区分这些乐队所代表的细节上的差别而已,并无特殊意义,因为它们同时指向一个主 题:大乐团爵士乐。

◎摇摆乐(Swing)

摇摆乐最早起源於1930年前後,辉煌在1935-1946年间,而将它作 精确定义的是「 摇摆乐之王」班尼·顾德曼六重奏在1935年的一些录音。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乐团在美国各主要都市的夜总会与舞厅等娱乐场所甚受欢迎,大量的年轻乐 迷、舞者被吸引到这些地方消费与寻欢,需要更多的适合跳舞台(四拍) 改编自流行歌曲(Tin Pan Alley) 的爵士乐及摇摆乐可满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乐迷。因此,说摇摆乐是起源於商业上的需要,而带有娱乐色彩的爵士乐,一点也不为过。摇摆乐後来随著艾 灵顿公爵大乐团的脚步演变成为歌舞表的伴奏乐队(这有点像是舞蹈乐队) 和「演奏会」乐队如艾灵顿公爵自40年中期以後,每年定期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摇摆乐因适合於跳舞,每小节有四拍,因此,有些学者又将它称为「四拍爵士 乐」。1930-1935年在摇摆乐尚未定型时,有这类型倾向的爵士乐队逐渐在节奏乐器使用上有了重要变化:土巴号被漫步弹奏的贝斯(double bass) 取代;斑鸠琴被节奏吉他取代;基本的节奏脉动则由小鼓转到"hi-hat" 或锌钹"ride symbal";和声节奏部进行的比纽奥良传统爵士乐轻快活泼,有时每小节四拍被细分成双2拍;独奏手被要求和期望有更多自主性地即兴独奏旋律以便能够超 越变化多端的节奏。这期间重要的爵士艺人有:柯尔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班尼·顾德曼、强尼·贺吉斯(Johnny Hodges) 和李斯特·杨;且将先前不被重视的乐器提升至可以和小喇叭、竖 笛与萨克斯风等主旋律乐器相同地位。
 
40年代中後期,摇摆乐逐渐式微,但它的节奏中的一些重要元素被使用於50年代出现的节奏蓝调与摇滚乐。摇摆乐虽然失去辉煌的岁月,但一直到90年代的今天,它所余留的节奏放松感与摇摆感都还常被它的忠实信徒继续奉行著。


◎节奏蓝调(R&B)

简 言之,「节奏蓝调」最早是50 年代初,有A & R (负责艺人与挑曲目)经理及杂志专栏主笔们用来描述一种带有强烈节奏、源自30 年代哈林跳跃( Harlem Jump) 爵士乐、蓝调的流行音乐。「节奏蓝调」一词被创造後,很快地取代原来的旧字眼-「黑人唱片」(Race Records) 。这种乐风早期代表性人物是路易斯·乔登(Louis Jordan) 和雷·查理斯,後期则有蕾蒂·毕安卡(Lady Bianca) 、孟斐斯号手(The Memphis Horns) 和玛丽亚·马尔道(Maria Muldaur) 。

◎咆哮乐(Bebop或Bop)

顾 名思义,咆哮乐是一种吵杂喧闹的爵士乐,它的英文原名是:Bop、Bebop或Rebop 在40年代初期它正萌芽时这三种称法都有人使用。其中,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的一些乐队吹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现在已没有人使用它 来描述这个诞生在40年代中期的美国爵士乐了。此外,Rebop也可能出自拟声爵士歌手(Scatting Singer) 双音节发声法Re-bop(或Be-bop) ,如:莱尼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 和迪基·葛利斯比就曾在他们的作品中有" hey-baba-re-bop" 的唱法。或许,Bebop(或Rebop) 是出自咆哮乐常在乐曲末段以"Be-bop" (或Rebop) 收尾结束的发音。一般的爵士乐研究者常将这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时期,一切有关咆哮乐的音乐型态称为现代爵士乐(如:改良咆哮乐队,但自由爵士乐除 外)。
 
咆哮乐的开山祖师是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 迪基.葛利斯比与席隆尼尔斯 ·蒙克(Thelonious Monk) 等人,其他如巴德·鲍尔(Bud Powell) 和迪克特·戈登(Dexter Gordon) 也是重要的代表乐手。

◎主流爵士乐(Straight Ahead)

所 谓的主流爵士乐一词意指从1945年咆哮乐出现在爵士舞台上後一直到现在,所有以咆哮乐的风格及其衍生出来,简单直率一脉传承的爵士乐风。而此乐风在爵 士乐发展上一直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故名之为「主流爵士乐」。就一些关联性而言,也意谓著一种积极有力的持续发展。如独奏者与乐团的吹奏风格或一首曲子的 曲风。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影响力如此深远如此广泛的主流爵士乐(咆哮乐)将随著时代演变,存在於每一个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爵士风格中,成为爵士乐不死的象 徵与日争辉。此类型的重要性乐手有奥斯卡·彼德森(Oscar Peterson) 、雷·布朗(Ray Brown) 、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 、阿玛德·察谋(Ahmad Jamal) 和杰瑞· 莫里根(Gerry Mulligan) 等 。

◎现代爵士乐(Modern Jazz)

所谓的「现代爵士乐」是泛指40 年代中期咆哮乐诞生後到60 年代之间所出现的全部爵士乐风格。但一般专指咆哮乐和它後来的一些分支,如改良咆哮乐(Hard Bop) 和放客(Funk) 。再者,它不含盖60 年代初期的自由爵士乐(Free Jazz) 。


◎酷派爵士乐(Cool Jazz)

万物无法无中生有,它总有个起源与酝酿期。爵士乐的各种流派的起源与诞生也不是一时一刻就突然从石头"蹦"出来,它有其一步一脚印的发展过程。

酷 派爵士乐,按一般的说法是1949-1950年期间,小喇叭手迈尔·戴维斯(Miles Davis) 所领导的九重奏为国会(Capitol) 唱片公司灌录的专辑《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乐风,它的诞生使主流爵士乐风瞬时由咆哮乐风(Bop) 转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由热到冷。这种180度的大逆转是历史性的里程碑。然而,第一个弹出酷派爵士乐「前奏」的先驱人物并非迈尔·戴维斯,当1947年 有名的革新爵士乐代言人史坦·肯顿指挥他的管弦乐团灌录一首前卫的、有酷派曲风(非咆哮乐) 的作品 -
《Collaboration 》时,当(出身摇摆乐与咆哮乐) 钢琴/作曲家蓝尼·特利斯塔诺( Lennie Tristano)以一曲《Coolin' off with Ulanov》为酷派爵士乐谱下历史性的「序曲」时,迈尔·戴维斯还只是咆哮天王中音萨克斯风手查理·帕克乐队里初出茅芦的新手。蓝尼·特利斯塔诺严谨、 抒情曲及简约的触键手法几乎已碰触到它的核心,时机不成熟加上唱片的滞销阻碍了特利斯塔诺向前发展的信心。2年後,这个开天辟地的先机给迈尔·戴维斯抢去 了。戴维斯以他清新的小喇叭独奏乐风吹出酷派爵士乐的主旋律,由於他精确成熟的定义,正式向爵士世界宣告「新的声音」已经来临。若说戴维斯是酷派爵士乐的 「产妇」,无疑的,特利斯塔诺就是那个催生「产婆」;推的更远一些,20年代早逝的天才小喇叭手毕斯·拜德贝克和30年代的李斯特·杨的独奏乐风,似乎可 以被称为「助产护士」。

其他酷派爵士乐代表性乐手是:李·柯尼兹(Lee Konitz)、吉尔·艾文斯,管弦乐团(Gil Evans Orchestra)和亚提拉·佐勒( Attila Zoller)

◎革新爵士乐(Progressive Jazz)

革 新爵士乐意指40年代中後期到50年代期间,以指挥史坦??肯顿(Stan Kenton ) 所领导的爵士管弦乐团吹奏的音乐和鲍伊· 瑞朋(Boyd Raeburn) 在同期间灌录的乐风而言。这类型音乐的特徵是:以管弦乐团的编制形式(管乐器与弦乐器并重) ,运用古典音乐的曲式、编曲手法和爵士乐(摇摆乐和咆哮乐)元素,做出"冷与热"并列、狂暴喧嚣的不谐和音和有复杂层次的音乐。其他知名的歌手还有克莉斯 ·康纳(Chris Connor) 和吉他手吉姆·霍尔(Jim Hall )。

◎西岸爵士乐(West Coast Jazz)

顾 名思义,西岸酷派爵士乐运动发生在50年代初期 ,美国西岸-洛杉矶。尤其,在荷摩莎( Hermosa) 海滩的灯塔 (Light-house) 俱乐部和好莱坞 电影、电视录音配乐工业) 。这个乐风的艺人以白人为主,但也有少数表现杰出的黑人乐手,如:「现代爵士乐四重奏」成员、迪克特·戈登和奇可·汉弥顿(Chico Hamilton) 等人。他们的创作灵感最初来自迈尔·戴维斯1949年专辑《Birth of the Cool》,但随後的发展却有别於迈尔·戴维斯的乐风,如:著重精心构思的对位法、流畅灵巧的编曲手法、有较多的颤音、被压抑的情感、常按谱宣科和较少即 兴演奏。西岸酷派爵士乐风的严谨作风、高度专业的演奏技巧,常吸引学院派学生的注意力,唱片的卖座再加上录音配乐工业,有固定与优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让 这类型乐风的乐手们无後顾之忧,有较多的心思去开拓并实验新的曲风。其代表性人物有:查特·贝克(Chet Baker)、巴布·库伯( Bob Cooper) 、汉普顿·豪斯( Hampton Hawes) 、萧提·罗杰斯等。

◎民族爵士乐(Ethnic Jazz)

「民 族爵士乐」在50 年代时主要在指结合南美洲的拉丁乐风的爵士乐。但这个用语後来则被扩大泛指所有带有自身民族音乐特性的爵士乐。这种民族爵士乐风最著名的乐团有阿拉伯籍的 拉比-阿布-哈里尔(Rabin-Abou-Khalil) 、葡萄牙籍的 玛丽亚·荷奥(Maria Joao) 、南非籍的阿布杜拉·伊布拉因-达乐·布兰德(Abdullah Ibrahim-Dollar Brand) 和匈牙利籍结合巴西风格的费连·史尼伯格(Ferenc Snetberger) 。

◎改良咆哮乐(Hard Bop)

像 大多数数的艺术形式一样,爵士乐的发展脉络也是从一个风格逐渐发展到另一个风格;从一个旧流行迈向另一个新流行。50 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几欲昏昏睡去的酷派爵士乐感到无奈与疲倦时,一股曾曾经失势、再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改良咆哮乐」正在诞生,由於它的 适时出现,不但填补了酷派遗留的音乐空隙,让柔弱无力的爵士世界打了一针强心剂,更为曾被酷派推下主流舞台的咆哮乐,报了一箭之仇,改良咆哮乐算是得到暂 时性的胜利。

改良咆哮乐的中文意思是一种激烈紧张、困难操作的爵士乐风格,它刚开始的代表性乐手和团体是鼓手Art Blakey 领导的五重奏团体「爵士信差」,(Jazz Messengers 50-60 年代咆哮阵营的摇蓝与训练营)和Max Roach-Clifford Brown 五重奏。有人把"Hard Bop" 翻成「硬咆哮乐」或「精纯咆哮乐」,笔者在思考这类型乐风发生的时代背景和音乐特性後,觉得前者的译法还摸得到它的边,但後者则完全文不对题。基本上,发 明Hard Bop 的乐手都曾在查理·帕克、迪基·葛利斯比的 咆哮乐队工作过,这些咆哮乐後裔虽然在他们所创造出来的 新音乐中,保留了强而有力的哮咆元素,但它已被修正为较易被乐迷接受的形式,虽然在比较上它们仍是吵杂的,却没有查理·帕克与 迪基·葛利斯比那样多的复杂和声及极端刺耳的高音。Hard Bop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易吹奏中音域、较少的即兴独奏与较大的流通量。再者,Hard Bop被加入大量的蓝调旋律、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因为很多带头的人物都是鼓手)、打的更大声。更具渲染力及更有层次感;钢琴虽触键较 轻,但仍具节奏感;贝斯则弹的更流畅平顺。因此,Hard Bop 的中文应翻为「改良咆哮乐」似乎更接近原风格的本意。50-60 年代的改良咆哮乐手大半来自底特律和费城两地的黑人乐手,前者有贝瑞·哈里斯(Barry Harries) 、汤米·佛莱那根(Tommy Flanagan) ;後者则有李·摩根(Lee Morgan) 、迈克斯·罗区(Max Roach) 等人。

◎放客(Funk)

放 客爵士乐是改良咆哮乐的一个分支 ,"Funk" 一词原是黑人低俗俚语,它暗指女人生殖器。它第一次被提到是在1953年钢琴手贺雷斯·席尔佛(Horace Silver) 的一首歌曲标题《Opus de Funk》,其他席尔佛此类型作品还有:《The Preacher》、《Doodlin'》、《Senor Blues》、《Song For My Father》等。另外,加农炮·安德烈 (Cannonball Adderley)、南·安德烈( Nat Adderley ) 兄弟合作的经典名曲《Work Song》也是放客爵士乐代表性作品。其他代表性艺人有:亚特·布雷基(Art Blakey) 、雷伊·安德逊(Ray Anderson) 和Blue Box(蓝盒子乐团)。放客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发展依旧有蓝调悲恸与伸吟色彩,只是乐器似乎转到萨克斯风上面
来,如:戴 夫·山朋( Dave Sanborn) 、早期的葛罗佛·华盛顿( Grover Washington, Jr.) 等人都是个中高手。

◎横跨或第三潮流(Crossover,Third Stream Jazz)

第 三潮流乐风起源於50年代中期,这字眼最早出现在其灵魂人物之一-作曲家根特·舒勒1957年在Brandeis大学的一篇演讲稿中。其基本特质和主张 是著重当代西方艺术音乐的创作技巧,再结合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元素(如:摇摆乐和非洲生动多元的节奏) 去对抗任何一种已经得到既得利益的音乐,如此,让爵士乐手们可以从中学习古典音乐复杂的音调系统和大尺度的创作模式,进而发展新的爵士乐--即第三潮流。 此类型乐风的重要乐手为 约翰·路易斯(John Lewis) 和30 年前风靡欧美横跨爵士乐的钢琴家贾克·路西耶( Jacques Loussier)。
 
第三潮流不是爵士乐主流的类型,但它帮助爵士乐乐手在更高的水平去拓展并延伸爵士乐中尚未被探测的可能性。它也常 被错误的联想到20年代以保罗·怀曼 (Paul Whiteman) 所代表的「交响爵士乐」,无论如何,後者缺乏即兴演奏,而抽离爵士乐最重要的元素,就不是爵士乐。

◎调式爵士乐(Modal Jazz)

调 式爵士乐是50年代末期酷派小喇叭手迈尔·戴维斯( Miles Davis) 发展出来的一种以非自然音阶(非和弦,如:采用严谨的古典音乐调式音阶- dorian、phrgaian和西班牙、印度音乐的音阶) 为主要创作来源的爵士乐形态,调式爵士乐(Modal) 常被误认为与大、小调式(Mode) 有关。或许,Modal Jazz翻译成「形态爵士乐」或「 音形爵士乐」较不会产生这种混淆。这种创作手法因为比一般以"和弦进程"(Chord Progressions) 模式创作容易,常为部份乐手采用,再者,也因它可以较自由的和声诠释,使乐手更容易创造出一种从容、沈思的感觉。第一首知名的调式爵士乐风的曲子是迈尔· 戴维斯1958年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灌录的《Milestones》专辑同名曲,此曲以AABBA为形式,A部采用G调dorian调式;B部则基於A调 aeolian调式。随著迈尔·戴维斯的脚步,萨克斯风手加农炮·安德烈和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 进一步更自由创作的调式爵士乐,如:约翰·柯川1960年专辑同名曲《Impressions》。其他重要乐手还有:麦可·布雷克(Michael Bracker) 和麦考·提那(McCoy Tyner).

◎拉丁爵士乐(Latin Jazz)

拉丁爵士乐是融合 古巴、波多黎各、南美洲等拉丁语系的舞蹈、打击乐器节奏元素与爵士乐即兴演奏的一种音乐类型。其特徵是将拍子细分为双拍的倍数,舍弃散拍 乐与摇滚爵士乐的贯用节奏,在一个复合的、持续的群音中,重音不规律地落在一或二个小节中。其中最简单、普遍被采用的例子要算是哈巴内拉舞曲 (Habanera 或Danza) 节奏。
 
60年代,大量热情有劲、充满活力的拉丁节奏元素在爵士舞台上多元展现。带有森巴与较温和 的Bossa Nova曲风的爵士乐大行其道,甚受年轻乐迷的喜爱。其代表性乐手和乐团有:康那辛拉丁乐团(Conexion Latina)、杰瑞·龚札雷兹(Jerry Gonzalez & The Fort Apache Band) 和希尔顿·路易兹(Hilton Ruiz)。

◎自由爵士乐(Free Jazz) 和前卫爵士乐(Avantgarde Jazz )

Free Jazz 就是自由爵士乐,爵士评论家Don Heckman 曾将之描述为"Action Jazz" (行动爵士乐)。但没有广泛地被采用;70 年代中期,在纽约也曾出现一个这类型音乐的衍生物--Loft Jazz (阁楼爵士乐)常在阁楼上演奏的爵士乐。显然,自由爵士乐是以它的创始人欧奈·柯尔曼(Ornette Coleman ) 在1960 年灌录的专辑《Free Jazz》为名。同期的代表性人物还包括西尔 ·泰勒(Cecil Taylor) 和亚伯特·艾勒(Albert Ayler) 等人,较後期的倡导人则是约翰·柯川。因此,自由爵士乐也曾被冠以「前卫爵士乐」(Avantgrade Jazz) 或「新事物」(The New Thing) 。简而言之,自由爵士是舍弃在它之前的爵士乐和弦结构,重新建立自己一套松散的、自由的集体即兴演奏方式的音乐型态。它通常不只局限在一个音调上,而以某 一调式去定位多调式即兴演奏的方向,但不是照本宣科,不重覆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如此展现出来的音乐风格常杂夹著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 器悲鸣、混乱无序、多向度(Multidirectional) 的鼓或贝斯声。

◎新古典爵士乐(Neo-Classical Jazz)

「新古典爵士乐」是在60年代发展出来的爵士乐风。顾名思义,这是结合古典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的爵士乐。这种乐风与50 年代革新爵士乐、第三主流和欧洲爵士乐有相似之处。萨克斯风手丹尼尔·史耐德(Daniel Schnyder) 是这个乐风的好例子。

◎摇滚爵士乐(Jazz Rock) 与融合乐(Fusion)

摇 滚爵士乐专指迈尔·戴维斯在60年代中後期所创造的爵士乐风而言。60年代中後期,以咆哮乐为主体的现代爵士乐舞台虽然还拥有一些追随者,但乐迷已明显 流失,当道的自由爵士乐由於艰涩难解、且颇具争议性,它的影响力除了欧洲之外,欧奈·柯尔曼的大半美国同乡可不买他的帐。猫王和摇滚乐的新天王「披头士」 正在那里摇头晃脑、抖动双腿,侵蚀爵士乐江山的版图。甚么时候最受人欢迎的黑人音乐已经变成灵魂乐、电子蓝调音乐或甚至是摇滚了呢?是否真的爵士乐已 死?!这些存在当时许多爵士乐手和乐迷心中的结,终於,在迈尔·戴维斯决定以打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作为策略,於1969年连续推出2张结合摇滚乐节奏、电 子乐器和爵士乐成功专辑《In A Silent Way》和《Bitches Brew》後,有了正确答案。

迈尔·戴维斯的摇滚爵士乐 团体也带出往後在爵士乐坛上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乐手,如:吉他手约翰·麦克劳林(John McLaughlin)、键盘手契·可立亚(Chick Corea) 和萨克斯风手韦恩 ·萧特(Wayne Shorter)。不久,迈尔·戴维斯的团体瓦解,团员们也各自分道扬镳,如约翰·麦克劳林所组的"Mahavishnu Orchestra" 乐团、契·可立亚所组的「回到永远」"Return to Forever" 、Joe Zawinul和韦恩·萧特所组的「气象报告」 " Weather Report" ,都是赫赫有名的融合爵士乐团。70年代,他们的音乐融合了灵魂乐、放客和拉丁爵士乐,即所谓的「第二波融合爵士乐时代」。其他代表性人物还有菲立浦?? 凯撒林(Philip Catherine)、 比利·柯本(Billy Cobham)、韦纳·克朗茨(Wayne Krantz)、间谍(Spies) 乐团、蕾妮·史坦(Leni Stern) 。

迈尔·戴维斯代 表的摇滚爵士乐风之後,就是所谓的「 融合爵士乐」(Fusion) ,或,有人将迈尔·戴维斯60年代末的摇滚爵士乐风之後到80年代所有有关此类型的风格称为Jazz-Rock Fusion(摇滚爵士融合乐) 。

◎阁楼爵士乐(Loft Jazz)

自 由爵士乐在70年代中期的分支,因为这个门派的乐手常在纽约建筑物的顶楼(Loft) 演奏这类型的音乐,故名之为「阁楼爵士乐」。这个乐风的代表性乐手以玛帝·艾力克(Marty Ehrlich) 、奥利佛·雷克(Oliver Lake) 、亚瑟·布莱 斯(Arthur Blythe) 和提姆·伯恩(Tim Berne) 为代表。

◎後现代咆哮乐(Post-Modern)

「後 现代」(Post-Modern ) -词最早出现在70 年代中後期的一些文学评论上,它在建筑上的延伸则在指反一切合理的、理性的、机制的、千篇一律的线条、动线、造形…与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意念。红帽唱 片公司认为:像希西尔.泰勒是开创50 -60年代此乐风的先驱者,乔治·葛罗( George Grawe) 也将成为80-90 年代的新旗手,而约翰.佐恩(John Zorn)更为许多乐迷和乐评家认定是当代的新锐之一。因此「後现代爵士乐」被制造出来。如果听过约翰.佐恩的两张专辑《给露露的消息(News for Lulu) 》及《给露露更多的消息(More News for Lulu) 》可对将
约翰.恩的风格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他在DIW 唱片公司所录一系列的《Masada 》也深受爱乐者称赞。

◎M-BASE

"M-BASE" 是一群乐手以共同理念互相砌磋的集合名词。其中 以萨克斯风手史提夫·柯尔曼(Steve Coleman) 在80年代末领导的" Five Elements" (五要素) 为主体,其成员大部份来自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年轻黑人乐手,如:格瑞格·奥斯比(Greg Osby) 和凯文·布鲁斯·哈理斯(Kevin Bruce Harris) 。这个乐团以带有黑人绕舌歌(Rap) 、"Hip-Hop" 等强烈节奏元素的爵士乐风,吸引许多年轻乐迷。

◎酸爵士乐(Acid Jazz)

Acid Jazz 一词最早流行於80年代中期英美电台D.J. 之间(不是乐手之间),或许您可拿它与摇滚乐的Acid Rock (迷幻摇滚)作一个比较,或许说它是一种商业现象或行为比说它是一个自然演化的正规爵士风格来的贴切。因为,这种风格强调聆听唱片,而不是去现场听演奏 会。「酸爵士乐」是复兴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放客爵士乐,但放进非常多的「灵魂音乐」元素与商业推销色彩在里面,许多黑人乐迷喜欢这类型的爵士乐。其 代表性团体是「蓝色博物馆」(Bluezeum),US3 及匿名者(Incognito) 。

◎轻柔爵士舞(Smooth Jazz)

「轻 柔爵士乐」也是8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新爵士风格,它意指结合乐器演奏、流行音乐及 轻爵士乐(Light Jazz) 的一种音乐类型,它的特质是:在特定的旋律上少即兴演奏。其知名乐手有:艾德·汉弥尔顿(Ed Hamilton) 、史提夫·瑞德(Steve Reid) 、桑姆·罗泰拉(Thom Rotella) 和微风吉他二重奏(La Vienta) 。

◎Hip-Hop 爵士乐

90 年代流行在纽约市爵士舞台的新爵士风格,起初它以黑人音乐为主体,随後在电台D. J.之间流行,这个结合强烈节奏乐风有些特徵:专属舞鞋、特定服装、电子乐器声和都市涂鸦 ,又「Hip-Hop 爵士乐」被一些爵士乐评家归类为「绕舌歌爵士乐」(Rap Jazz) 。这个乐风的知名乐团是「蓝色博物馆」(Blue-Zeum)

◎小酒馆爵士乐(Cabaret)

「小酒馆爵士乐」意指在40-50年代期间,在俱乐部或小酒馆演唱的爵士乐,节目通常在晚上举行,台上的秀者以诙谐逗趣的谈话和情歌吸引观众的视线。其著名例子是钢琴歌手鲍比·萧特(Bobby Short) 。

◎节奏蓝调(R&B)

简 言之,「节奏蓝调」最早是50 年代初,有A & R (负责艺人与挑曲目)经理及杂志专栏主笔们用来描述一种带有强烈节奏、源自30 年代哈林跳跃( Harlem Jump) 爵士乐、蓝调的流行音乐。「节奏蓝调」一词被创造後,很快地取代原来的旧字眼-「黑人唱片」(Race Records) 。这种乐风早期代表性人物是路易斯·乔登(Louis Jordan) 和雷·查理斯,後期则有蕾蒂·毕安卡(Lady Bianca) 、孟斐斯号手(The Memphis Horns) 和玛丽亚·马尔道(Maria Muldaur) 。

◎咆哮乐(Bebop或Bop)

顾 名思义,咆哮乐是一种吵杂喧闹的爵士乐,它的英文原名是:Bop、Bebop或Rebop 在40年代初期它正萌芽时这三种称法都有人使用。其中,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的一些乐队吹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现在已没有人使用它 来描述这个诞生在40年代中期的美国爵士乐了。此外,Rebop也可能出自拟声爵士歌手(Scatting Singer) 双音节发声法Re-bop(或Be-bop) ,如:莱尼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 和迪基·葛利斯比就曾在他们的作品中有" hey-baba-re-bop" 的唱法。或许,Bebop(或Rebop) 是出自咆哮乐常在乐曲末段以"Be-bop" (或Rebop) 收尾结束的发音。一般的爵士乐研究者常将这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时期,一切有关咆哮乐的音乐型态称为现代爵士乐(如:改良咆哮乐队,但自由爵士乐除 外)。
 
咆哮乐的开山祖师是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 迪基.葛利斯比与席隆尼尔斯 ·蒙克(Thelonious Monk) 等人,其他如巴德·鲍尔(Bud Powell) 和迪克特·戈登(Dexter Gordon) 也是重要的代表乐手。

◎主流爵士乐(Straight Ahead)

所 谓的主流爵士乐一词意指从1945年咆哮乐出现在爵士舞台上後一直到现在,所有以咆哮乐的风格及其衍生出来,简单直率一脉传承的爵士乐风。而此乐风在爵 士乐发展上一直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故名之为「主流爵士乐」。就一些关联性而言,也意谓著一种积极有力的持续发展。如独奏者与乐团的吹奏风格或一首曲子的 曲风。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影响力如此深远如此广泛的主流爵士乐(咆哮乐)将随著时代演变,存在於每一个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爵士风格中,成为爵士乐不死的象 徵与日争辉。此类型的重要性乐手有奥斯卡·彼德森(Oscar Peterson) 、雷·布朗(Ray Brown) 、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 、阿玛德·察谋(Ahmad Jamal) 和杰瑞· 莫里根(Gerry Mulligan) 等 。

◎现代爵士乐(Modern Jazz)

所谓的「现代爵士乐」是泛指40 年代中期咆哮乐诞生後到60 年代之间所出现的全部爵士乐风格。但一般专指咆哮乐和它後来的一些分支,如改良咆哮乐(Hard Bop) 和放客(Funk) 。再者,它不含盖60 年代初期的自由爵士乐(Free Jazz) 。

Sunday, May 21, 2006

连着下了两周的雨

连着下了两周的雨,让人感到慵懒,本来坚持的跑步也停了,看来我这辈子没啥事能持久,除了意料不到的改变。好久不看蓝天 了,不知厚厚的乌云后会是个怎样的蓝天,深蓝的?那是忧伤和神秘的颜色,浅蓝的?那是轻快和出行的颜色。等下个周末再猜测吧,因为还会是下一周雨,现在的 天气像九月底的,温度也是,只不过看到这被细雨润泽的万物,还让人对绽放的夏天有无限的期许。

洋,在家身子微凉,心里温暖中。。。。。